【学院巡礼】【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思创融合、专创融合、产教融合,发扬多学科交叉优势,强化双创人才培育一体化
发布时间: 2024-06-13 访问次数: 60
1. 学院简介
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源于1980年建立的化工机械系,是常州大学最早成立的学院之一。学院面向国家和长三角区域发展的需求,以立足江苏、面向石油石化、机械工程、智能制造行业的大工程观办学理念,聚集各方资源,培养素质优秀、全面发展、富有竞争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与科研人才,积极满足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求为办学指导思想,恪守“责任”校训及“守正 通达 极致 日新”院训,践行“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努力推动学院又好又快发展。
学院现拥有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8个本科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连续两轮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能源动力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机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学科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培育)学科、“十三五”重点(培育)学科、“十四五”重点学科,化工过程机械为江苏省和中石化总公司重点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入选2021、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全国第38位,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与机械工程学科支撑学校工程学科全球排名前5‰。
学院拥有一流的科研与教学平台:现已建设省级学科、教学与实训平台9个、市级实验室2个、研究院2个。近年来在高端装备制造、装备智能化、能源高效利用、机械制造等领域屡获技术突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专利优秀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总计40项。承担了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中石化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省部级课题130项,累计横纵向科研经费1.37亿元,近五年发表论文788篇,其中SCI、EI收录期刊论文480篇,中英文专著12部,授权发明专利459项,专利转化137件。
2.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院党委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化改革创新,锚定学校“十四五”发展目标,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产教融合为驱动,以科教融汇为新方向,以高素质人才为关键,以高效能发展为支撑,坚持把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坚持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充分发挥党建在学院建设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学院党委立足地方,服务行业,聚焦推进党建与事业发展“一融双高”。进一步发挥石油石化行业特色,与中石化扬子石化、中石化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中石化海洋石油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联系。面向国家“双碳”战略,持续建设江苏省能源动力高端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绿色过程装备重点实验室。积极加入常州市新能源之都、常州国际化智造名城、服务长三角中轴枢纽建设,与常州市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共建“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常州大学工业母机工程研究院”。学院党委面向与之融荣与共的战略合作与互动,引领全体师生员工凝心聚力,锐意创新,为全面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
学院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四为服务”教育方针,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高质量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史学习竞赛等系列活动,守好把牢宣传思想阵地,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院文化氛围。
学院深化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认真落实相关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修订完善《常州大学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大学生思想引领行动方案》,以党建为抓手,建立学院党委、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联动机制,推进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互相融合、协同并进。
3. 坚持本科教育核心地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始终将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高度重视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党委重视、院长主抓、党政领导共同研讨本科教育教学重点工作,做好顶层设计。学院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教师投身教学、潜心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制定了一系列制度规范,持续强化教学管理,保障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和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以本为本”已成为全院教师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学院大力推动教与学的紧密结合,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积极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探究式、案例式等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根据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科学合理选择和确定课程内容,调整优化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比例,明确课程重点、难点,及时将自然科学研究、产业行业的前沿成果纳入课程教学,深入挖掘和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强调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落实对培养方案中相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毕业要求和课程思政培养目标的考核。鼓励与参加课程相关的竞赛、项目等环节取得的成绩进行学分对接,丰富课程评价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鼓励和支持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引领和牵头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项目,提升教研教改水平。制定《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 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资助办法》,优化教研、教改项目的资助和管理环节,提供教学研究、改革工作的制度保障。通过奖励教学改革立项、资助教研教改论文版面费等方式,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近五年,学院省级教研课题立项4项、校级教研课题立项26项、院级教研课题立项24项。
积极推动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合理运用“微课”、“慕课”、仿真模拟等手段辅助教学,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有机融入本科课程。已建设一批线上线下结合课程、产教融合课程和新形态教材,以及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等信息化教学资源。学院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本科教育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1门,省级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立项1项。近五年,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立项出版4部,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协会优秀科技著作奖1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优秀出版物奖1部,江苏省本科优秀培育教材1部。
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学院全面落实大思政课建设要求,持续夯实课堂思想引领主阵地,筑牢课堂、班级、学院文化“三位一体”思政教育体系。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学院本科生课堂教育教学和研究生科研任务当中,强化专业课教师“一岗双责”,明确专业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各教研室、导师团队结合专业特色,认真梳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切实推进思政教育同频共振。学院获评江苏省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校级“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特等奖1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结题1项、获批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课题3项。
打造高水平、高质量师资队伍。学院对新引进的青年教师实施师徒结对培养制度,充分发挥学术造诣高、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对青年教师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对教师赴国(境)外交流、访学、参加国际会议、合作研究等进行鼓励和提供政策支持。鼓励教师开展学术交流、科研合作、担任学术兼职,开阔视野、提高学术水平,在教师与行业、企业之间搭建联系桥梁,打造“工程师型的教师、教师型的工程师”。通过 “科技镇长团”、“科技副总”、“双岗互聘”、科技服务工作站等途径,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合作并开展自主科研实践,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学院积极打造一只高水平校外师资队伍,现有省级本科类产业教授2人。
4. “五链三融”促进产教创多元协同育人
学院构建“五链协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形成以省重点学科、省产教融合专业、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专业为基础的学科链;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基金管理办法》、《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为保障的制度链;以每年30万创新创业专项经费、2400万元科研到款为保障的资源链;以Ⅰ级竞赛承办为重点的品牌链;以与龙头企业共建“产教创一体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校外实践基地为支撑的产业链。“三元融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坚持思创融合,推动党建工作与双创教育互融共促,深挖双创教育思政元素;坚持专创融合,设置双创教育课程,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产教融合,集聚“政行企校”等多方资源和力量,形成科研攻关、项目孵化、成果转化、供需结合的产教合作模式。
学院在“五链三融”双创高质量发展模式下,产教创多元协同育人,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创新创业成果丰硕。2016年至今学院本科生共获得市级及以上学科竞赛1871项,其中,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级金奖2项、银奖1项、铜奖3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家级金奖3项,银奖1项,铜奖1项。
5. 全面引领促成材,“三全育人”显成效
学院注重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以学生思想引领为主线,深入推进“一学一做”、“四进四信”和实施“班团一体化”改革,依托院级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习社,深入开展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组织团员青年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学院官微开展《青年学习之声——习近平讲故事专栏》、《青年大学习》、《筑梦·实践行》系列学习专题,构建网络思想引领新型生态圈。在育人环境整治提升的基础上营造浓厚文化建设氛围,深耕“环境思政”责任田,以“优美环境”培育时代新人,以学院网页改版及学院“文化墙”装饰改造为契机,把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讲话作为学院文化建设的基本立足点,将“文化育人”与“思政育人”有机结合。
学院坚持不懈培育优良学风,着力强化学风建设核心工作,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制定发布《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学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从管理、服务、考风、平台、榜样五个维度深入开展学风建设系列活动。成立学校首个学业发展指导型社团“尚学社”,通过分类指导、精准服务,发挥合力育人优势,建立长效机制。五年来,学生累计获评国家奖学金获得者18名、省级三好学生9名、省级优秀学生干部4名、省级优秀毕业生3名、省级先进班集体5个。
学院持续完善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体系实施办法,从德育素质、基础性素质、发展性素质出发,将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全部纳入测评体系。以文化人,积极开创校园文化新局面。2018年学院团委获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电气141冯琪获江苏省“省级优秀学生干部”,装备161获评江苏省大中专学校“魅力团支部”称号。“青春献善洲”实践团队获评江苏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2019年装备教改171获常州市“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成型181团支部获常州市“活力团支部”荣誉称号。2021年杨梓祺获“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多维地铁”服务队获江苏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学院连续五年获评常州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单位”称号。
学院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加大就业帮扶指导力度,多方面共同举措,稳定毕业生就业。在学院就业领导小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学院就业工作方案,积极应对就业环境变化,以及企业需求减少、学生慢就业等对就业工作的影响,组织举办春季、秋季专场招聘会,同时组织带领学生外出参加城市、行业等专场招聘会,多渠道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持续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活动,学院组织学生实地参观优质企业,持续推进高质量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与多家企业共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校外实践基地,邀请校外专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开展学生就业问题的座谈和调查活动,关注学生就业求职需求及困难,有针对性的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学院有序推进心理健康工作,建立跟踪反馈制度,深入开展学生谈心谈话、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每年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持续打造引领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绿色通道”。不断推进发展型资助,努力实现“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提升学院资助育人效果。学院根据学校的各项评审文件,组织开展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以及社会类奖助学金的评定工作,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社会类奖助学金总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覆盖率为100%。
学院“三全育人”工作成效显著,涌现出一批优秀毕业生。
案例1:乔银娜,2016届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现工作单位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达孜区章多乡人民政府,现任中共拉萨市达孜区章多乡委员会副书记,在2017、2019、2022年被评为达孜区优秀公务员、2019年在纪念建党98周年表彰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带队赴城关区支援抗疫,被评为优秀志愿者。大学期间她积极努力,曾任团支书、求索学社社长,学习主动积极,专业基础扎实,参加中国石化南化公司机械厂和中石化南化公司化肥厂的专业实习。通过专业培养,她认识到国家装备能源建设的重要性,勇担责任的精神让她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青春奉献给祖国的西部建设,工作中与同事配合互相取长补短,综合工作能力突出。
案例2:杨嘉晞,男,四川成都人,中共预备党员,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装备181班学生。在校期间成绩优异,绩点排名专业前三,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特等奖学金。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在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中多次获奖,获“优秀学生干部”、校“三好学生”等多项荣誉称号。2020年以应届毕业生身份创办江苏常诺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任总经理及法人代表。从事节能环保行业的产品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业务领域与本专业密切相关,涵盖三废资源化利用、余热余压回收设备与工艺开发、化工专用设备开发等。创业过程中,充分利用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积累的管理经验,为客户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社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案例4:陆嘉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2019届毕业生。2019年7月入职昆山科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金属模具部担任CAE工艺员一职,主要负责在模具设计过程中调整确定最优料带排布及成型工艺,量产过程中进行工艺优化及异常分析。2021年4月起,担任金属模具部研发工程师(中级职称),完成多种产品的模具研发与量产,部分产品性能远超竞争对手。2022年10月起,担任塑胶模具部技术产品经理,目前已完成3个项目研发及量产,另有2个项目研发中。目前获与模具相关的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发表论文1篇,获美国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证书(P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