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我最喜爱教师”个人风采
编辑/林晓 审核/徐薇薇 发布时间: 2021-09-18 访问次数: 1617
1. 方必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日本宇都宫大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讲《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校级精品课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等课程。获得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科教城优秀教师、常州大学十佳“师德标兵”等荣誉,指导的6名本科生、4名硕士生分别获得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方老师秉承“责任”校训,认真履行教书育人光荣职责。高等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在专业基础课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培养学生践行中国梦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信念。创新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优化教学大纲,结合国内外功能材料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沿,使学生能够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内涵,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锻炼运用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讨论、项目汇报、翻转课堂,丰富考核评价方式,确定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理念。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除了做好课堂教学的本职工作之外,方老师关心学生的成长,将宝贵的人生经验与学生分享,指引学生前进方向。
2. 高可,史良法学院教师,博士。
主讲《民法(1)》、《民法(2)》等课程,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等多个课题,获市厅级成果奖多项,独立发表学术及教研论文多篇。先后获得“常州市优秀青年法学人才”、“青年教师授课技艺大赛一等奖”等奖项,指导的学生论文获评“常州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
“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了“师德”的内涵。高老师一直将“师德”二字牢记心间。治学严谨,牵挂每位学生的发展是她对自己的基本要求;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与评分规则,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是她的创新举措;“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她的职业精神。课堂上的高老师博学多才、循循善诱,既能用生动的语言把枯燥的法条讲深讲透,又能用严谨的语言把法理解释清楚;课堂外的她和学生们促膝谈心、释疑解惑、坦诚相待、倾心相助,“铁肩担道义”成为他们师生的共同追求。她不仅是学生成长进步的引路人,更是他们无话不谈的“朋友”。高老师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毕业后能够不断回味与老师相处的故事,潜移默化地将法学精神融入学生的骨髓,形成自己的气质和魅力。
3. 龚志恺,体育学院教师,硕士,中国登山协会山地户外运动讲师,国际野外医学协会WFR第一响应人,全国极限飞盘运动教师。
主讲《户外运动》、《飞盘》等课程。任职以来,担任体育学院19级学生班主任,曾获校2020年“青年教师授课技艺大赛二等奖”。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阳光、空气、水、和运动,这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龚老师认为,运动塑造美好人生。龚老师希望通过体育课改变学生对自己身体、潜能、人生的传统认知,引导学生勇敢尝试一项运动,喜爱一项运动,最终养成一项运动习惯。运动是体育教师联系学生的纽带,在课堂中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身心愉悦是开设体育课的本质。龚老师一直潜心打磨让学生喜爱的课程,努力上好每一堂课,希望学生能在他的课堂中充分享受运动的快乐,培养积极心态、养成自律、健康的生活习惯。
4. 纪琳,常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博士,副教授。
主授《综合商务英语》、《英语演讲与辩论》等课程,指导多名学生荣获“LSCAT”杯江苏省笔译大赛二等奖、三等奖。
纪老师常常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学生、对学生态度和蔼、教学认真。课堂上,她情绪饱满,充满激情,注重引导学生,提高课堂效率。堂下,她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帮助他们走出迷茫,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大学生活。
5. 柳娜,石油化工学院 食品学院教师。
主讲《无机与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化学化工史》等课程。入职以来,主持校级教学研究课题4项,参编教材2部,先后荣获“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艺大赛三等奖”、“江苏省微课大赛一等奖”、“校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教十余年来,柳娜老师始终以认真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对待每一堂课。 “关注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是她一直践行的信条。认真观察课堂上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更加优秀,也使学习困难的学生不掉队。每学期最后一堂课上,学生依依不舍的眼神是对她辛勤付出的莫大肯定。
柳老师积极创新教学方法,结合课程特点,自制思维导图,提炼课堂重点难点,将线上和线下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她将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建成校级在线课程,改变传统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柳老师也非常注重课程思政,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对于有心事的学生,她会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开导,帮助他们走出迷茫,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大学生活。
6. 刘苏文,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
主讲《建筑设计》、《装饰材料与构造》、《装饰工程预算》等课程。入职以来,先后获得首届“常宝教学名师奖”、江苏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胜奖、校“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校“微课比赛二等奖”、“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教学名师培育对象”、“优秀毕业设计指导老师”、“优秀竞赛指导老师”等多项荣誉,指导学生作品曾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若干奖项。
刘老师始终以严谨、负责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教学方法相结合,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方法、新思路。在备课上精益求精,力求把她一线设计实践经验带入课堂,把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上课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努力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刘老师认为热爱学生是教育的灵魂,也是教师的基本要求。看着孩子们一拨拨在涓涓细流的浇灌下健康成长,走上工作岗位,她由衷地感受到为人师表的幸福。在从教经历中,她始终坚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心,多一点理解,多一些鼓励。”使优秀学生变得更加优秀,点燃学生学习钻研的希望。
7. 邱海平,石油工程学院教师,副教授。
讲授《传热学》、《新能源技术》等课程。《传热学》课程曾被评为省部级优秀课程。
“教师是个职业,更是个良心活”。正是带着沉甸甸的责任与爱,邱海平老师三十多年来一直全身心地投身于教学一线,传道、授业、解惑,孜孜不倦。课堂上,他轻松诙谐的语言风格,总是能把枯燥的专业基础知识结合典型案例生动地表达出来,从不翻看课本,却总能讲出满满干货。课间,他主动和学生交流有关考研、考公务员、生活、学习、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学生也愿意向他请教。他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8. 徐兴强,商学院教师。
主讲《劳动关系》、《员工关系管理》、《招聘与录用》等课程。入职以来,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一项、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两项、市厅级和校企合作项目多项。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听得有趣,又能学到专业知识,是徐老师一直思考的问题。因此,时事热点与专业课相结合的专题课程、法律条文与案例相结合的教程、企业高层进入课堂以及带领学生进入企业参观交流,变成了徐老师专业课的常备环节。徐老师课前总是认真备课,那厚厚的手写备课本,体现出徐老师用心备课、精心设计课堂的一面。
徐老师鼓励学生参与到自己的课题研究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搜集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徐老师非常注重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通过让学生设计简历、测评、笔试、撰写招聘方案、自我介绍、模拟面试等一系列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求职和面试能力,深受学生的好评。
9. 周桦,阿里云大数据学院教师,副教授。
主讲《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课程。教学风格幽默风趣,与学生亦师亦友,无论是日常教学,还是考研辅导,都在师生中享有好评。
作为一个从教近30年的老教师,周老师一直以来从来不是高高站在讲台之上,而是主动走到学生中间,走到学生心间。外向的,线下多聊几句;内向的,线上多问两声。作为学生成长阶段的引路人,周老师一方面让学生清醒认识上大学不是目标,真正的目标是将来到社会做个有用的人,另一方面也联系高年级正在辛苦拼考研的学长与他们多做交流。各种努力下,她终于达成了和学生的良性互动、正向互动。
课堂上,一个个枯燥的数字、符号、公式,变成她笔下翩翩起舞的蝴蝶,娓娓动听的华章。所有的晦涩难懂,繁琐无味,都在周老师的课堂上变为妙趣横生,简明易懂。她让知识如春风化雨般自然融入了学生的记忆。无论课上课下,她均是事无巨细地悉心教导学生,是知识的传授者,亦是立德树人的模范。她用敬业向我们诠释了教书育人的真谛。
10.朱梓悦,华罗庚学院、机器人产业学院教师。
主授《电工与电子技术》、《智能制造入门项目设计Ⅰ》等课程。工作以来,参与国家科研项目和校级教研项目多项,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等比赛获得多项奖项。
“看到孩子们飞扬的青春和对知识的热爱,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朱老师把自己在世界五百强企业从事研发工作的经验融入课堂,希望学生们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电工与电子技术》的书本知识往往不够立体具象,学生容易觉得枯燥难懂,朱老师总是从各种途径搜索动画资料和技术资料,在网上购买实物模型,查阅对比国内外经典教材中的教法和插图,帮助学生们通过多种方式形象、直观地了解书本里涉及的各种元件的工作原理;项目课是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的课程,为了能让学生快速入门,她精心设计一个个有趣的小作业,将知识点串起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朱老师还经常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科研工作进展,畅谈科技发展的技术热点和前沿走向,通过自身对学术的敬畏和热爱,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观,敬畏课程,敬畏学习,热爱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