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常州大学第四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现场评审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根据《关于举办第四届常州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现将常州大学第四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现场评审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现场评审时间:2024年1月13日(周六)14:30现场评审地点: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四会议室现场评审以教学设计创新汇报为主。参赛教师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进行不超过15分钟的教学设计创新汇报,专家评委提问交流时间不超过5分钟。请进入到现场评审环节的参赛教师于1月12日前将汇报用的PPT发至邮箱liuxiangyun@cczu.edu.cn,比赛当天提前半小时到场作好准备。请各学院分管本科教学的负责人到现场观摩比赛。如有特殊情况,请及时与教师发展中心联系。联系人:刘湘云联系电话:88519562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2024年1月8日附:进入到现场评审环节的参赛教师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王知鸷、毛雯、刘洋、朱霁、张舒扬、杨露、林烨、黄薇、储小静、窦祥骥、廖华勇关于开展常州大学第二批教学名师培育对象培育期满评估验收的通知
各学院:2020年1月,学校遴选出常州大学第二批教学名师培育对象共15人(名单见附件1)。根据《常州大学教学名师培育工程实施办法》(常大[2015]192号)的规定,培育期即将结束,学校将对培育成果进行评估验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工作要求1.请各培育对象对照建设目标和《常州大学第二批教学名师培育项目任务书》,全面梳理在培育期内履行的职责任务,对每项任务的实施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形成《教学名师培育工程项目总结报告》(格式见附件2)。2.请各学院对照《常州大学第二批教学名师培育项目任务书》中的具体内容,对本学院培育对象在培育期内履行职责任务的情况进行审核并提出初步意见,对学院培育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形成书面报告。3.学校组织专家组进行评估验收,各培育对象现场汇报培育期内在教书育人、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开展的工作以及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二、时间安排1.2024年3月1日前,培育对象向所在学院提交《教学名师培育工程项目总结报告》(纸质版、电子版)。2.2024年3月8日前,学院向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报送《教学名师培育工程项目总结报告》(纸质版一式两份和电子版),以及学院培育工作报告(纸常州大学第二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评选结果公示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要求,激发教师认真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作用,结合学校《关于举办第二届常州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的通知》要求,学校组织开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按照教学展示活动方案,经材料评审、现场评审等环节,共评出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现将评选结果予以公示。具体名单见附表。公示时间:2023年12月14日至2023年12月16日公示期间,若有疑问,请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谢旭,电话86330628 教师发展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3年12月14日附表:序号学院/部门教师姓名获奖等级1马克思主义学院周本卫特等奖2马克思主义学院卞雨花特等奖3马克思主义学院吕梦倩一等奖4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晨一等奖5马克关于举办第四届常州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
各学院: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和“四新”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提升我校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根据第四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精神,决定举办第四届常州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暨第四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内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大赛主题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二、大赛目标紧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主题,深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有效助力“四新”建设;充分发挥大赛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一流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精心打造高校教师教学创新与交流标杆。三、大赛内容校赛内容与省赛内容一致,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课程思政组为课程思政创新报告)、教学设计创新汇报。四、参赛对象及名额分配(一)参赛对象全校在职专任教师,主讲教师近5年对所参赛的本科课程讲授2轮及以上。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若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二)名额分配参赛教师由各学院遴选推荐产生,专任教师数在100人以上的,每个学院可推荐不多于3名教师(或教师团队);专任教师数在100人以下的,每个学院可推荐不关于举办第二届常州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的通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落实教育部《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要求,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在全校不断发现和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骨干教师,决定举办2023年常州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选题范围参加教学展示活动的教师,须从2023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选择三个章节内容,设计教学方案,每个章节设计讲授10分钟的课程,正式比赛时随机抽取一个章节。二、参与对象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三、活动时间、形式及流程1.2023年11月13日—11月17日报名。2023年11月27日前提交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方案设计评审占比40%(教学方案设计表见附件2)。2.2023年12月8日13:00(暂定)教学展示活动开始。参赛教师以“说课+现场教学”的形式进行现场教学展示,参赛时的现场教学展示以其中1个教学节段开展教学,展示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专家对参赛教师现场展示进行评分。现场展示评审占比60%(现场评审评分标准关于开展2023年新教师教育教学专题培训的通知
各学院:为帮助新入职教师尽快适应高校教师角色,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教师发展中心将联合教务处在11月-12月组织开展岗前培训教育教学专题培训。培训对象为2022年下半年以来新入职的专任教师,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教学通识培训、主题工作坊和教学实训三大模块。教育教学通识培训将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以开展讲座或专题报告的方式进行,主题工作坊将以小规模的交流会、研讨会或圆桌会议等形式陆续开展,教学实训将安排课堂教学观摩和个人教学展示。为保证培训成效,参加培训的教师须认真参加各项培训活动,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请假,如需请假,须按照要求履行书面请假手续,经学院领导审批后报教师发展中心备案;教育教学类培训的出勤率和教学实训环节的个人教学展示情况将作为新教师岗前培训结业考核的重要依据。教育教学专题培训首场活动将于2023年11月9日(本周四)下午1:30在科教城校区文彰楼报告厅举行,请参培老师务必按照要求准时参加,并提前10分钟到会场签到,不得迟到早退。特此通知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2023年11月6日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优秀教学管理人员推荐名单公示
根据中化教协发〔2023〕18号文件精神以及《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优秀教学管理人员认定办法》要求,经个人申报、学院推荐、专家评审,共遴选出教学名师1人、优秀教学团队2个、优秀教学管理人员1人推荐到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协会参评,现将推荐名单公示如下:项目类别申报人/团队学院教学名师陆怡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优秀教学团队“三全四维五育”新能源材料 产教融合教学团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教学团队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优秀教学管理人员周诗岽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公示时间:2023年6月30日至2023年7月7日公示期间,如有疑问,请联系教师发展中心刘湘云,邮箱:liuxiangyun@cczu.edu.cn教师发展中心2023年6月30日“2023年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常州大学校内选拔赛结果公示
各学院、各单位:为大力推进我校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学校组织开展了“2023年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校内选拔赛。经专家评审,现将拟获奖名单予以公示。比赛分别设置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学校将推送校特等奖作品参加省赛。具体名单见附表。公示时间:2023年6月25日至2023年7月2日公示期间,如有疑问,请联系教师发展中心刘湘云,邮箱:liuxiangyun@cczu.edu.cn教师发展中心2023年6月25日序号学院/部门主讲教师获奖等级参赛类型1石油化工学院李楠特等奖全日制组-微课2医学与健康工程学院林烨3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周发戚4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强5商学院、刘国钧管理学院谭瑾6马克思主义学院卞雨花7体育学院、中体产业学院赵珊8党委学生工作部、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朱迪9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单雪影、欧红香、赵庆贤全日制组-微课程10城市建设学院赵倩全日制组-智慧教学实录微课11石油化工学院王丹凤继续教育组-微课12城市建设学院宗美荣13药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郭静一等奖全日制组-微课14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阿里云大数据学院、软件专业建设负责人能力提升培训-基于虚拟仿真的虚实融合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化标准化建设
关于举办“教学创新专题报告”活动的通知
专业建设负责人能力提升培训——新文科建设视域下的教学改革
关于开展“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推荐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 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现将我校有关“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工作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条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重点,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团队建设等方面成绩突出,为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高校教学科研单位、创新团队(创建指标见附件1)。二、申报名额各学院最多推荐一个团队。请严格按照省教育厅文件规定的条件和要求推荐,如无合适团队可不申报。三、申报材料 请各学院于2023年5月26日前,将推荐的申请团队的纸质材料报送至教师发展中心(文正楼611刘湘云处),电子版材料发至liuxiangyun@cczu.edu.cn,逾期不再受理。学校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审核评议,择优遴选推荐参加江苏省教育厅评选活动。1、《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申报表》(见附件2,纸质一式7份,提供电子版);2、《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推荐汇总表》(见附件3,提供电子版转发《关于举办第三期“江苏高校名师名课月月观摩”活动的通知》
各学院:“江苏高校名师名课月月观摩”系列活动,第三场由江苏高校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南京师范大学王刚教授主持。时间为5月22日(周一)下午3:00-4:50,全程线上直播,请组织学院教师观摩学习!谢谢!专业建设负责人能力提升培训——传统工科专业的新工科建设与教学改革
专业建设负责人能力提升培训预告(第5期)-230505.pdf关于开展2023年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校内报名的通知
各学院:根据江苏省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研究会《关于举办2023年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通知》(附件1)等文件精神,现就开展“2023年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校内报名工作通知如下:一、参赛对象我校专任教师(不含怀德学院)。比赛分全日制组(教学对象为全日制在校学生)和继续教育组(教学对象为继续教育学生)两类,参赛作品分别报送和评审。二、比赛内容比赛作品分为微课、微课程和智慧教学实录微课三种类型(具体要求见附件1)。三、报名方式请有意向参赛的教师遵循学院遴选推荐流程,按照作品要求(详见附件1)和参考指标(详见附件3)准备参赛作品,时间节点前提交学院汇总,每个学院原则上推荐1-2人。四、工作安排 1、5月,学院完成遴选、推荐工作。5月26日前学院统一提交《“2023年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校赛推荐汇总表》(附件2 excel表+盖章版扫描件)和参赛教师作品发送至邮箱:liuxiangyun@cczu.edu.cn,不接受个人发送的材料。 2、6月,学校完成校赛遴选、评审工作。学校根据学院推荐情况,组织专家开展作品评审和遴选工作。 3、7-8月,开展省赛赛事培训辅导、作品报送工作转发《关于举办2023年“领航杯”江苏省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的通知》
各学院:现转发省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举办2023年“领航杯”江苏省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的通知》,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参赛对象我校在职教师及教育技术工作者(不含怀德)。二、项目设置普通项目:课件、微课、信息化教学课程案例。三、工作要求1.各学院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活动通知(附件1)及活动指南(附件2),加强有关指导工作。2.参赛教师应提前制定备赛计划,合理设计工作进度。3.各学院于8月1日前发送参赛作品和作品登记表(附件3和4)至邮箱liuxiangyun@cczu.edu.cn,文件以学院命名。4.以学院为单位提交,不接受个人提交的材料。每个学院可推荐1项作品。联系人:材料提交:教师发展中心 刘湘云 电话:13813517601;技术支持:教务处 邵小晗 电话:13515271086附件1.苏教信办函〔2023〕3号 关于举办2023年“领航杯”江苏省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的通知.pdf附件2.2023年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第二十七届教师活动)指南.pdf附件3.作品登记表(课件、微课).docx附件4.作品登记表(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信息化教学关于开展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优秀教学管理人员认定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根据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关于开展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优秀教学管理人员认定工作的通知》的精神,现开展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优秀教学管理人员认定工作。将校级认定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认定范围(一)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名师 石油和化工及相关专业教师。已获得往届“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名师”的人员不参加本次认定。 (二)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 负责石油和化工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教研室、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等基层教学组织。已获得往届“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的团队和团队负责人不参加本次认定。 (三)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管理人员从事石油和化工及相关专业教学管理工作的人员,包括各基层教学组织的管理人员、教学秘书、教学院长及教务管理工作人员等。各院校现任校级领导原则上不参与此次优秀教学管理人员认定。 二、申报名额各学院可推荐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优秀教学管理人员名额各1个。原则上同一申报人只选择一项申报。三、申报条件按照《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优秀教学管理人员认定办法》(附件6)执行。四、申专业建设负责人能力提升培训——工程教育认证
专业建设负责人能力提升培训——一流课程建设
专业建设负责人能力提升培训预告(第三期)-230331.pdf师德师风专题讲座——新时代高校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