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上取得突破
8月16-19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现场赛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本次大赛以“推动教学创新 培养一流人才”为主题,共设32个赛区,覆盖所有本科高校,覆盖所有学科门类,有12.7万名教师参加校赛,3.4万名教师参加省赛,最终588门课程的2253位教师(含团队教师)入围全国赛现场赛。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周本卫团队获基础课程中级及以下组别一等奖,这是我校继省赛取得骄人成绩之后,首次荣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最高奖项,再次实现历史性突破。颁奖现场(左九为周本卫老师)学校高度重视大赛组织工作,从启动会、校赛选拔、省赛角逐到国赛冲刺,历时10个月,校党委书记徐守坤、副校长李忠玉全程参与,多次指导备赛工作。教务处、产教融合教育办公室、教师发展中心协同学院,精心组织多轮培训辅导和模拟演练,为参赛教师保驾护航。参赛教师们积极配合,精心打磨,在赛场上展现出高水平的教学创新能力。此次取得的历史性佳绩充分体现了我校教育教学创新、培养人才的成效,彰显了我校教师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聚焦教师教学创新,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我校教师在2025年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喜获佳绩
近日,江苏省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研究会公布了2025年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获奖名单,我校选送的作品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是由江苏省教育厅指导、江苏省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研究会组织举办的教学类赛事。本届比赛以“打造智慧教学新生态”为主题,聚焦教学模式革新与“金课”体系建设,旨在通过微课竞赛推动数智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前期精心筹备和广泛动员,各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协同推进,参赛教师充分展现了我校教师应用数智技术实现课堂教学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学校将以此次比赛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优质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力度,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我校获奖名单序号学院作品名称作者获奖等级1法学院古往今来说獬豸法律传统护正义胡成一等奖2机器人学院格林公式:连接重积分与曲线积分的桥梁郝婷婷二等奖3机械学院蛟龙号的“深海听力”秘籍—傅里叶变换探秘李倩倩二等奖4文学院五四火种的赓续——《敬告青年》的影响与回声姬毓二等奖5法学院社会化调解:校园红色新“枫”景胡宗亮三等奖6学生处非暴力沟通——让沟通更有温度李秋云三等奖7安全学院化险为夷:化学品毒害事我校教师在第三届全国本科院校化工类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一等奖
第三届全国本科院校化工类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现场决赛于2025年7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举行,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化工原理教研室陈乐凭借精湛的教学技艺与创新的课程设计,从全国99位参赛教师中脱颖而出,荣获副教授组一等奖,实现了在该赛事上的历史性突破。本项大赛由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主办,自2025年4月启动以来,吸引了59所高校的99名教师同台竞技。大赛采用网络评审与现场评审两个环节,严格按教授组、副教授组、讲师组进行公平竞技。经过专家组严格的网络评审筛选,最终确定来自全国24所高校的32位优秀教师晋级现场决赛。此次获奖,彰显了学校在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成效,学校将持续强化教学核心地位,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师资培育,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化工专业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学校在化工教育领域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我校教师在第三届江苏省高校艺术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中斩获佳绩
近日,第三届江苏省高校艺术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在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落下帷幕,来自全省127所高校的441位艺术教师通过教学展示(微课)、专业技能展示、审美与人文素养展示(经典作品赏析)三大项目,展现了江苏高校艺术教师的风采。经激烈角逐和严格评审,我校音乐与影视学院教师崔倡(艺术师范教育组)获个人全能一等奖、专业技能展示单项奖;陈思含(公共艺术教育组)获个人全能三等奖、审美与人文素养展示单项奖;智晓彤(专业艺术教育)获个人全能三等奖;王慧萍(公共艺术教育组)获个人全能三等奖;李继祯(专业艺术教育组)获个人全能三等奖;马潇潇(艺术师范教育组)获个人全能三等奖。崔倡表示,这次比赛不仅是一次展示,更是一次深刻的历练与学习,备赛的过程更是对自身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的一次检验与提升;陈思含表示,这次让我在遗憾中瞥见了更辽阔的星野,而今而后,我当以今日之憾为明日之师,在教案的字里行间重寻初心,在讲台的方寸之地再探新途;智晓彤表示,我将以此次经历为契机,汲他人之长,守教育初心,在育人路上笃定前行;王慧萍表示,通过比赛看到了与优秀教师之间的差距,要跳出舒适圈,毕竟指尖的较量永无止境;李继祯表示,此赛方知天外我校在第五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喜获佳绩
日前,由江苏省教育厅指导,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江苏大学、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南京分中心共同承办了第五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暨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选拔赛。全省共有79所本科高校610项作品参赛,317项作品获得奖项。我校获得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及优秀组织奖,创下我校在该项高水平教学赛事中的历史最佳成绩。学校高度重视本次比赛,积极部署、广泛动员,2024年11月启动校赛,共80个教师(团队)参加,覆盖面创新高。教务处、产教融合教育办公室、教师发展中心精心筹备了9期训练营,邀请校内外专家对参赛教师进行辅导和演练。校党委书记徐守坤,副校长李忠玉,教务处、产教融合教育办公室、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相关学院院长全程参与,为教师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本次参赛教师团队取得佳绩,既是教师们潜心教书育人、积极投入教学研究的体现;也是学校一直以来重视教师教学能力建设,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成果。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始终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创、以赛促发展”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大赛的示2023年全省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省级赛事认定结果
我校教师在第二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取得佳绩
近日,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公示了第二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本科)暨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选拔赛决赛结果。我校主讲《舞龙》课程的陈海东老师、主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朱霁老师分别荣获地方中级组一等奖和地方正高组二等奖。第二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由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江苏省教育厅指导,以“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为主题,旨在深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有效助力“四新”建设,充分发挥大赛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精心打造高校教师教学创新标杆展示与交流平台。全省共有70所本科高校244项作品参赛,经专家组评审、组委会审定,最终产生特等奖27项、一等奖32项、二等奖36项。自去年12月份大赛启动以来,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和各学院密切协作、相互配合,通过学院推荐、学校选拔组建了参赛教师团队,邀请专家多次对参赛教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辅导,为比赛成绩的取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希望广大教师以此为榜样,牢记教书育人初心和使命,积极主动开展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创新改革,不断提升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关于开展常州大学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本科)的通知
各学院,各位老师:为全面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要求,聚焦教学创新、掀起学习革命,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打造学校教学改革风向标,全力推进高等教育“质量革命”,学校决定开展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本科)校内选拔赛。具体安排如下:一、大赛主题推动教学创新打造一流课程二、参赛条件1、全校在职专任教师;2、主讲教师近五年对参赛课程讲授3轮及以上。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报名,鼓励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的团队教师。三、大赛目标(一)落实以本为本。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二)倡导教师教书育人。引导热爱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学,成为德高、学高、艺高的名师,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三)推进智慧教育。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智慧教育新形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推动信息化手段服务高校教育教学。(四)强化学习共同体。发挥基层教学“2021年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常州大学校内选拔赛结果公示
各学院: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响应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组委会《关于举办2021年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推动我校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学校组织开展了“2021年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校内赛。经学院推荐,校外专家材料评审,评选出微课文科类特等奖2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微课理工科类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微课程类特等奖1名,一等奖1名。现将拟获奖名单予以公示。具体名单见附件。微课文科类序号学院主讲教师获奖等级1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李静特等奖 2史良法学院高可3外国语学院韦倩一等奖4美术与设计学院张燕、王璐珺、陈辉5音乐与影视学院王琳、赵一兆6周有光文学院董文康二等奖7马克思主义学院何岚8美术与设计学院万爽9音乐与影视学院赵欣彤微课理工科类10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严妍特等奖 11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彭剑一等奖12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筹)肖娴13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孙雪妮二等奖14药学院、医学院(筹)邱琳15石油工程学院、能源学院窦祥骥微课程类16外国语学院王小燕特等奖 17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关于组织参加第七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
各学院: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教学创新实践能力,深度推进我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持续发掘和鼓励大学教师在教学中的创新实践,呼吁高校教师做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教学创新活动,学校现组织第七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报名工作。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由西交利物浦大学主办,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承办,目前已举办六届,为纳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排名的全国性教师教学竞赛之一,旨在发现并奖励一批将“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教学理念的高校教师,传播“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改革上的创新举措,通过帮助教师梳理个人的教学思考,提供多重展示的机会,为高校教师搭建分享、交流、学习和成长的教学创新合作平台。欢迎各教学单位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参赛对象我校在职专任教师二、大赛信息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西浦ILEAD(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公众号),及时了解“第七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相关信息。大赛简介:https://mp.weixin.qq.com/s/rGiY1L8aDJol3Y4dvLxhgg参赛细则:https://mp.weixin.qq.com/s关于开展“2021年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校内报名的通知
常州大学2021年度“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结果公示
为鼓励教师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改革与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深入推进全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3月15日发布的《关于举办常州大学2021年度“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的通知》要求,学校组织开展了2021年度“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经学院推荐,校内外专家材料评审及现场评审,评选出特等奖3名,一等奖7名,二等奖11名。现将拟获奖名单予以公示。具体名单见附件(同获奖等级按姓氏笔画排序)。公示时间:2021年4月29日至2021年5月5日公示期间,如有疑问,请联系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刘湘云,电话:86330029常州大学2021年“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拟获奖名单.xlsx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2021年4月29日关于举办常州大学 2021年度“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的通知
关于开展首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本科)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各学院,各位老师:为全面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要求,聚焦教学创新、掀起学习革命,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打造学校教学改革风向标,全力推进高等教育“质量革命”,学校决定开展首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本科)校内选拔赛。具体安排如下:一、大赛主题推动教学创新打造一流课程二、参赛条件1、全校在职专任教师;2、主讲教师近五年对参赛课程讲授3轮及以上。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报名,鼓励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的团队教师。三、参赛名额及要求1、名额:参赛名额由各学院推荐产生,每个学院共可推荐不多于3名教师(或教师团队),其中正高职称者不少于1名。一流课程、一流专业可另行推荐1个名额(不占单位名额)。2、要求: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教师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注重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四、流程及材料要求校内选拔赛分资格审核和比赛两个阶段进行,由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质量管理与评估中心、工会联合举办关于公布我校2020年全省高等学校微课教学比赛获奖名单的通知
各学院:根据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组委会《关于公布2020年全省高等学校微课教学比赛获奖名单的通知》,现将我校2020年全省高等学校微课教学比赛获奖名单予以公布,共获奖12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8项,具体名单如下:序号所属学院作品名称作品类别获奖等级作者1马克思主义学院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算法推荐背后的“秘密”微课一等奖曹琳琳2大数据学院零基础学Linux操作系统微课程一等奖庄丽华、石林、徐守坤3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自我表露的个案会谈技巧微课二等奖汪玲萍、李红芳4外国语学院Why is Qing Government doomed to failure during the first Opium War?微课(课程思政)二等奖邱菲5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聚合物锂电池的固体血液微课三等奖赵彩霞、邹国享、杨荣6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快滤池的工作过程微课三等奖蒋善庆、张秋亚、王利平7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热电偶测温原理大揭秘微课三等奖李云峰8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全民战“疫”中彰显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力量微课三等奖周本卫、庄佳、田中燕9史良法学院《民法典》如何守护“头顶上的安全”?微课三等奖余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