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提升教师育人实效,4月16日,常州大学课程思政工作坊特邀“万人计划”国家教学名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邵辉教授,为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体育学院全体教师作《课程思政的思考与实践——以〈系统安全工程〉课程为例》的专题辅导讲座。体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沈纲、院长王纪信,安全学院党委书记吕琳华以及全体教师参加,讲座由安全学院副院长杨克主持。邵辉教授围绕江苏省精品课程、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系统安全工程”,介绍了课程思政的时代背景、课程思政的概念及特征、课程思政的实施原则。并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阐释了课程思政的时代背景与核心内涵。他指出,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需将家国情怀、职业伦理等思政元素“如盐入水”般融入专业教学,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他提出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统一、显性与隐性融合、共性与个性协同,同时将思政元素与学科发展史、行业前沿及工程案例深度结合。以《系统安全工程》课程为例,邵辉教授生动展示了如何以“问题引导、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实践体验、技能形成”的育人主线,以“文化引领、家国情怀、安全责任、工匠精神、素质养成”为隐线,将安全理念贯穿教学
2025.04.18
▶ 为提升学院青年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推动学院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4月16日,在立功楼402报告厅,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于舒娟教授应邀为我院青年教师作题为《探索电路课程的数智共建与思政深耕路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为常州大学2025年度课程思政工作坊系列培训活动之一,由教务处、产教融合教育办公室、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王诤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产业学院承办。学院青年教师代表参加此次讲座,讲座由副院长邱建华主持。于舒娟教授以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基础》国家一流课程、省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为基础,介绍了课程建设的思路、发展历程及相关思考。通过聚焦课程思政建设核心,明确课程价值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全方位展现思政元素与课程深度融合的教学实践探索之路;围绕数智化课程建设,分享课程图谱构建,24小时智能学伴、智能备课助手等AI赋能课程建设的路径。此次讲座不仅强化了青年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也学习了兄弟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先进做法,掌握了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与会人员表示此次讲座为今后的课程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指导,将在后续的课程建设中积极探索和应用。
2025.04.17
▶ 4月16日下午,2025 年度课程思政工作坊系列培训活动——城建、环境学院课程思政讲座在明行楼112举行。本次培训采取“校院协同、分层推进”模式,由教务处、产教融合教育办公室、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城市建设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承办。讲座由城市建设学院副院长许霞主持,邀请了国家级教学名师马江权教授担任主讲。相关专业负责人、系主任及骨干教师代表等参加了本次培训。马江权从课程思政、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案例三个方面进行讲述,从高校教师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理念出发,强调专任教师应将思想政治素质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他深入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中课程思政建设的历史发展,详细介绍了课程思政项目申报的指标体系以及常州大学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成功经验。此外,马江权通过多个课程思政专业、团队、课程建设的典型案例,分享了宝贵的经验。许霞在总结发言中指出,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正在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思政”,而是要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它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成为“盐”,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将正确的价值观、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等融入其
2025.04.16
教育部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江苏省教育厅
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项目申报与评审系统